整装潮起,玩家涌现。高速增长的整装市场不再是“全屋定制四大天王”的游戏,而是产业链上下游玩家共享的蛋糕,位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玩家积极向彼此领域渗透,各自边界愈发模糊,竞争正在变得日趋激烈。年轻人、下沉市场、全屋智能、新零售和智能制造……不同玩家各有侧重,品牌则成了所有玩家的新重点。对于任何行业来说,品牌似乎都是市场竞争的终点。
品牌对整装市场的重要性在前一轮全屋定制的家装大战中就已显现。曾经全屋定制行业也是“渠道为王”,主流玩家都将核心资源花在渠道建设上,吸引用户到店体验设计再销售转化,后来“四大天王”竞相砸钱做品牌,不约而同地抢占机场、高铁站、电梯间的黄金位置,不约而同地请代言人,因为它们在激烈的竞争中发现了品牌的长期价值:
1、流量。互联网流量看似更容易获得,然而当获得流量成为所有玩家都会做的事情时,流量的争夺就变得更加激烈。不论线上还是线下,公域还是私域,流量都在变得越来越贵且只会更贵,因为大家都在买流量,如果不改变流量思维企业只会成为流量方的打工人,这一点已经被许多昙花一现的网红品牌证实。如果企业重视品牌建设,品牌资产积累到一定阶段就会自带流量,这就是品牌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低成本流量的逻辑。
2、溢价。因为只有形成品牌,产品才会有溢价。如果没有品牌溢价,企业将很容易陷入“有营收无利润”的困境中无法自拔。如果没有充沛的利润,企业就很难做好研发、产品、服务等具有长期价值的事情,智能制造、新零售、下沉扩张等长周期投入的事情也无从谈起。相反,有了品牌溢价,企业不只是有钱去做有长期价值的事情,同时也有更多钱投入到看似昂贵的品牌建设中,形成良性循环。
3、标签。企业构建品牌就是强化自身标签的过程,既有对外界的形象强化,也有对自身的战略加强。市场玩家越来越多时,每个玩家都要有自己的独特标签,而不是在产品、模式、服务上无限趋同不断“内卷”甚至搞价格战等恶性竞争。全屋定制赛道,有的玩家什么都想做好,却什么标签都没,注定只能是二流玩家。
企业老板不傻,一众玩家愿意花大钱在看似没有直接效果的品牌广告上,正是因为深刻意识到品牌所带来的长期价值。舍得做品牌的企业往往都有“延迟满足”的能力,这样的能力让企业在获得品牌成功的同时,都会同步获得业务的成功,战略的成功,企业的成功。